暴雨蓝色预警!7省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广西局地有大暴雨
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普通公众,而且还误导了很多社会高层和专业人士。
中信证券观点污染预防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彰显务实态度此次土十条提出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相关目标:.政策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土壤修复方面,农田污染防治占到较大篇幅,其中重点提到治理与修复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并且鼓励通过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广发证券观点土十条发布,出台时间超预期国务院发布土十条,目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提出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2005~2013年,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在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调查中,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此外,永久基本农田施行严格保护,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防止企业污染。
建议关注高能环境、博世科。我们认为,当前农田环境质量堪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19.4%,主要污染物成分复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要于2016年底前分别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综合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区域代表性,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2020年底前完成。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2017年底前,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
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聘请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发挥互联网+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产业链中的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推动盐碱地土壤改良,自2017年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开展利用燃煤电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试点。提高铅酸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能。2017年底前,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案件办理工作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整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资源,开展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和修复植物筛选,以及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关系等方面基础研究。自2017年起,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执行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
(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参与)(二十四)监督目标任务落实。其他省份要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鼓励支持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参与)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环境保护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
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各地要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奖励。
修订农药包装标准,增加防止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土壤的要求。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在部分生猪大县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参与)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国务院法制办、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参与)(五)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自2017年起,在江苏、山东、河南、海南等省份选择部分产粮(油)大县和蔬菜产业重点县开展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参与)九、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二十八)强化政府主导。(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参与)(十六)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业、关闭,并将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
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完善覆膜、压土、排洪、堤坝加固等隐患治理和闭库措施。(水利部牵头,农业部参与)(二十)减少生活污染。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参与)(十九)控制农业污染。
(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林业局等参与)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四)加快推进立法进程。改善基层环境执法条件,配备必要的土壤污染快速检测等执法装备。
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到2020年,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农膜使用量较高省份力争实现废弃农膜全面回收利用。


保监会出台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新规


凉山新闻联播 | 西昌:多彩活动欢度国庆


商机网站大全


凉山新闻联播 | 金阳: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


两融业务相关产品受市场青睐


保险集团三大投资特征浮出水面


凉山新闻联播 | 如何扑灭初起火灾


太平洋保险公司车险


今日辟谣(2024年3月21日)


中华保险宁德中支入围“中国好司机”名单
